大学时,我就读于鉴定师。但毕业后,却迫于家庭压力,没能从事相关工作。而是进入了一家私人的**检测机构,这里的核心业务,是亲子鉴定。
几乎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,都怀揣着不可言说的故事。它们有关伦理,有关家庭,有关金钱,也有关爱情……
***个令我惊诧的故事,发生在我入职两月之后。那天因为例会,大家都去的很早,但当我们走进单位时却发现,早已有人候在了诊门口。那是个挺着肚子的姑娘,翘着二郎腿坐在诊门外的长椅上,攥着手机不停的上下滑动。
据挂的同事说,她要做的是腹中胎儿和父亲的关系鉴定。出手还很阔绰,交了四次加急鉴定的费用。一天内就要做四次鉴定,实在有些多了。于是我走过去劝她:“你先等结果出来,再决定要不要继续做其余三次吧。”但她非常坚持,一定要在今天内就做完四次鉴定,我也只好先给她开出单据。
在此之后,她一改之前的匆忙,抽过血就坐在诊门外的长椅上玩起了手机 。我问她有没有带对照样本时,她头也不抬地说道:“没带,一会儿会有人来现场取,你别管了,先去忙吧。”就这样直到九点,对照样本(疑似父亲)才不慌不忙地走了进来。
他看着像是个大学生,和女孩擦身而过,却没有一句言语上的交流。进门后,只顾黑着脸就照着引导牌朝诊走去。而那个女孩,也只是匆匆地瞟了一眼就继续玩起手机。进诊后,他显得有些不耐烦:“门口那个让我来做亲子鉴定,具体要做什么就快点,我一会儿还有事。”
看我们准备抽血,他又说:“电视上不是一根头发丝儿,一个烟头就行吗?别给我抽血啊,我不抽血!”更后,他只允许我们用棉签蘸取了些许口腔细胞,便转身离开。前后统共用了不到五分钟。从始至终,他们没有说过一句话,甚至没有任何眼神交流。
不过那个女孩似乎也并不意外,仍保持原样坐在一旁等待。我以为她是在等结果,便过去对她说:“你先回去休息吧,检测结果就算加急,也至少要八个小时才能拿到。”她却不耐烦地回应道:“我不是交了四次钱吗?一会儿还有人来呢!你别管我,去忙你的就好!”
中午11点左右,第二个对照样本才徐徐走来。他带着一块沛纳海,拎着更新款的LV手袋,穿的是CL红底,喷的是爱马仕大地。相较前一位,他明显要礼貌热情许多。
进门后,他便径直朝那个女孩走去,抚摸着女孩的肚子,回过头问我:“给胎儿做亲子鉴定,会不会伤害母亲的身体?”“放心吧,不会的。”得到回复后,他亲吻了女孩的额头,才跟着我们走进诊。这期间,他没有拒绝抽血,女孩也始终挽着他另一条手臂。取过样本后,他们有说有笑的走了出去。大约一顿饭的时间之后,那个女孩才一个人回到了诊,不慌不忙地坐回原来的位置。
与之前不同的是,她手里多了杯奶茶,还拎着个***品购物袋。可能是因为怀孕加上久坐,她的腿有些浮肿,但脸上却容光焕发,看不出一点难受的样子。
没过多久,第三个样本也如约而至。他明显要比这个女孩年长许多,但却显得十分焦虑和慌张。他顶着满头大汗冲女孩说道:“对不起,对不起,上有点堵车来晚了。”
紧接着又转头和我握手:“您好,您好,让您久等了,需要我做些什么?”
他的焦灼让我也有些不知所措:“啊?没事儿没事儿,您进来取样就成。”
整个过程中他非常配合,离开前他还有意要送女孩回家,却被她拒绝了。于是这位顶着满头大汗赶来的先生,又顶着满头大汗独自离开了。
更后的一个样本,直到我们下班前一刻才徐徐赶来。他一副混不吝的样子。在门口掐掉烟,又和姑娘寒暄了几句,才不慌不忙地走进诊。
进门后,他冲我挤挤眼睛,小声说:“哎,大夫,我是第几个来的了?”我装作没听见,只顾着让他卷起袖子抽血。抽过血后,他就转头走了出去,在姑娘的脸上“吧唧”亲了一口说:“我抽根烟,你一会儿到外面找我。”
趁这会儿,女孩才再次走进诊,关上门悄悄对我说:“这四次鉴定都加急,我一天过来取。”我告诉她:“更快,也需要下周一才能取结果。”
她不情愿地点点头说:“行,出了结果你给我打电话。”
留下联系方式后,我看着她走出去,跨上一辆摩托车的后座。和更后来的那位男士一起走了,留下一轰鸣。
一周后,我拿到了四份检测结果。手里的报告显示,那天来的四位男士,都不是胎儿的父亲。然而,这个姑娘拿到结果之后却并不意外。她既没有失望,也没有惊讶,只是撇了撇嘴,随口对我说了句“谢谢”。
之后,就又坐在了之前的那张长椅上打起电话。我不知道电话那端是谁,只听她不断地飙着脏话,反复地说:“我不管了,随便啦,找不到人我就自己去打了就好了。”挂了电话后,她就独自离开了。
在那之后,我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女孩。她的电话,我也只在告知结果的时打过一次。我非常好奇她的生活是怎样的,也非常好奇她肚子里孩子的命运。可是我不应当问,也不允许问。
亲子鉴定机构的故事,大多都注定是没有结局的。我们只负责告知他们血缘的真相。当他们走出这里时,他们的故事于我来言就已经结束了 。
至今,我已经在
亲子鉴定机构工作三年有余。我们的鉴定机构,每年都要做上千例鉴定委托。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,我不得而知。但很多时候,我都这样安慰自己:“这只是一项技术,我不过是揭开谜底的那个人。”
鉴定中心里的故事,其实还有很多,有人在寻找关系,也有人在逃避关系。